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口与最穷的五分之一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在经济全球化中蛋糕是做大了,但是绝大部分被发达国家拿走了。
——摘自《干部群众关心国家的25个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在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世界生产的百分之四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分之一。西方国家的政府特别是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成了西方垄断资本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主要工具。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仅从投资、对外债务和对外贸易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量就在240亿美元左右。及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每年榨取的垄断利润至少为2500亿至3000亿美元,几乎等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正是这一源源不断增加的海外利润,支撑了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保持了这些国家近几十年的社会稳定。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饥饿的女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照片摄于1993年的非洲。照片中,一个饥饿的女孩奄奄一息,身后站立着凶猛的秃鹰,等待下一秒钟即可享用的猎物。根据照片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化——曾经的困惑与现实的挑战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6世纪,有两层含义:(l)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
可见,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新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历史过程(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发展状态)。
(1)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请举出两个在此期间的modern现象
(2)到18世纪,又出现了以modern为词根的modernize,请从这一时期欧美地区各个领域新现象,说明单词modernize出现社会存在依据。
(3)17---19世纪初,史学家们通常称之为现代化的降临阶段。结合同时期的有关中外历史史实,请以现代化降临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余字的历史小论文。
注意:
1、紧扣所给主题,突出典型分析。
2、结合中外历史,注重材料论证。
3、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由于世界开始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三股强大的潮流。一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它的趋向是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二是工人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潮日益深入人心;三是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运动。
——高一《历史》课本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003年第14次印刷,第112页
(1)促使“世界开始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开展的最基本因素是什么?
(2)以这一时期的法、俄、美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为例,说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3)说说当时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概况。
(4)这一时期中国农民运动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图二)
(图一)
(图三)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回答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片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3分
(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城市化发展
材料一:英国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表

时间
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
1751—1780年
75000人
1781—1790年
78000人
1801—1810年
138000人
1811—1820年
214000人
1821—1830年
267000人

——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111页。
材料二:英美城市人口增长表

时间
伦敦
纽约
1800年
959000人
64000人
1850年
2681000人
696000人
1900年
6581000人
3437000人

问题:
(1)出现上述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1800——1900年的100年间,纽约和伦敦的人口数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什么是“城市化”?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历史转折。在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能否跟上历史的步伐,是决定这个国家前途的关键问题。
问题:请联系中国,概括指出这一转折时期欧洲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方面变革的主要表现及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