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东西方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 ;乙 ;丙 。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乙、丙三地中的 地。
(4)在图中②、③两处用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地球外部四大圈层相互联系,并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图中A处是(高、低)气压,名称是, 它把气压带割断。
(2)图中B处盛行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4)亚洲东部季风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为晨昏线中的线。
(2)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 (填写数码)处。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此时南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3) 当太阳直射点由图2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_____(变快、变慢)。
(4)一年中南昌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_(填写数码)处。
(5)图1中早晨6点的是点。(填字母)
(6)A点的昼长是小时,日落时间是点。
(7)C点在B点的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大气的______作用和大气的_____作用。
(2)A是___________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吸收,所以______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3)B是________辐射,该辐射对地面有______的作用。
(4利用大气热力原理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这一现象。
读图13回答问题。
(1)图13所示,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2)M、N两次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说明其原因并加以分析。
(3)M到N期间,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读图12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20世纪80年代外资企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的原因。
(2)列举城市化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3)简要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人口空间分布特点的变化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