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
|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
有学者认为,欧美17、18世纪政治革命的实质是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代替这种观念的是()
| A.自然权利说 | B.社会契约论 |
| C.天赋人权说 | D.限制君权观 |
从居民等级的划分看,雅典民主仅为拥有公民权的一些特权人物所享有;但从公民内部享有的权利看,全体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都可担任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成员以及其他民选公职。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点是()
| A.狭隘性和普遍性相统一 | B.实行直接民主 |
| C.广泛而又普遍 | D.维护奴隶主特权 |
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 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
| 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
| 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 |
据统计,直到1946年11月,中国西部的15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2045家,占全国总数的38.7%。若以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数计,西部15个省市的平均数为136.3家,东部24个省市平均拥有134.5家,西部略高于东部。这表明()
| A.东西部经济水平具有均衡性 |
| B.东部金融水平稍微低于西部 |
| C.持久抗战影响国家金融分布 |
| D.金融发展与解放战争的关系 |
1876年,郭嵩焘将出使英国的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后该书寄到总理衙门,不料遭到士大夫们的攻击、谩骂,直到郭嵩焘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这说明()
| A.郭嵩焘的主张超越当时主流思想 |
| B.清廷反对学习西方的强盛之道 |
| C.郭嵩焘信守“以夷变夏”的思想 |
| D.清廷严格控制洋务思想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