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76年,郭嵩焘将出使英国的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后该书寄到总理衙门,不料遭到士大夫们的攻击、谩骂,直到郭嵩焘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这说明(  )

A.郭嵩焘的主张超越当时主流思想
B.清廷反对学习西方的强盛之道
C.郭嵩焘信守“以夷变夏”的思想
D.清廷严格控制洋务思想的传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③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 
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假如你的家族是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家族的经历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
B.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
C.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
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

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1921年创作)中,描写了他见到童年的小伙伴闰土。闰土在谈到他的生活时说:“非常难。第6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的农村(  )
①军阀割据,战乱不息 ②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 ③苛捐杂税繁多,农民入不敷出 ④自然经济完全破产,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