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上,政治近代化的系统主张最早出现于

A.新思想萌发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隋唐演义》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讲史小说。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其中十八杰之一的李元霸以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为原型。据此推断《隋唐演义》最可能创作于

A.隋大业年间 B.唐贞观年间 C.明洪武年间 D.清康熙年间

如图,“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