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高效固体漂白杀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依托纯碱厂制备过碳酸钠可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显 (“酸性”、“碱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写仪器名称)。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
②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为 。
④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
(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是 。
在某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碘单质和足量钨(W),在943 K时,发生反应W(s)+I2(g)WI2(g),当I2的转化率为20%时,达化学平衡状态。
(1)反应从开始至平衡状态过程中用时20 s,其平均反应速率v(WI2)为________。
(2)94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若起始时,加入的碘为0.2 mol(其他条件不变)达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的体积比
V(I2)∶V(WI2)=________。
(4)在上述(1)平衡状态下,同时增加I2(g)和WI2(g)各0.02 mol(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6分)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
C%(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热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填:①C% ②A的转化率③B的转化率④压强⑤c(A)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填:左移或右移)
已知A(g)+B(g) C(g) +D(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的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1="+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原因是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Cu(H2O)4]2++4C1-[CuC14]2-+4H2O
(蓝色)(黄色)
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是离子反应的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