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资料三: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1)据资料二分析,CO2主要是由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排放的,美国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中国的 倍。
(2)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
(4)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据图19并结合所学知识,甲、乙所代表的子系统分别是 系统、 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 发展才是目的。
(5)丹麦拥有众多风力电站,结合材料一中相关信息简要分析其风能丰富的原因。
、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 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1图。
资料三见图2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 |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
B. |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
C. |
连续的阴雨天气 |
D. |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
E. |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右图为我省某地农村土壤污染因果联系图。完成下列要求.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人图中恰当的位置。
A.饮用水 | B.水生生物 | C.食品 | D.农田污水 |
E.农作物 F.水体 G.固体废弃物据图分析,为使土壤免受污染和破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
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