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江苏
福建
山东
种植业比例



-+



林业比例
-+






牧业比例



+-
+-●


渔业比例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36.3
35.19
56.95
20.9
16.37
14.45
52.05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
业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乌克兰地区图(下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辛菲罗波尔和切尔尼戈夫两城市的气候数据统计

辛菲罗波尔气象站位置:(44.7°N,34.1°E),海拔181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0.3
0.3
3.6
10.2
15.2
19.1
21.4
21.0
16.6
10.8
6.3
2.4
降水量(mm)
42
33
37
33
44
53
55
41
37
32
44
54


切尔尼戈夫气象站位置:(51.5°N,31.3°E),海拔141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1
-5.6
-0.6
7.8
14.4
17.6
18.7
17.7
12.8
6.8
1.2
-3.3
降水量(mm)
42
36
35
42
45
79
83
67
42
35
48
47

(1)运用资料中的数据,对比分析辛菲罗波尔和切尔尼戈夫两城市气候的差异。(8分)
乌克兰东部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
(2)简述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3)第聂伯河是乌克兰通航条件好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原因。(4分)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4分)
(2)图中甲地为我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试据图分析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乙处为我国目前重点造林地区,试简述乙处森林主要的生态作用,并说明在图示区域的开发中应如何保护森林资源。(6分)
(4)近年来图中L湖泊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对A城还是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会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2分)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图一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二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一,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一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二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二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为,B为
⑵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⑶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全球变暖出现在层。
(4)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晴朗的大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