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11月1日,“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云南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即以深圳港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印等21个国家,最终抵达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全长约15000千米,横贯亚欧大陆的 “第三亚欧大陆桥”。此陆运通道将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时间更是将缩短一半以上。
至此,亚欧大陆上将有三条横贯东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
根据以上资料并读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一亚欧大陆桥在欧洲自东向西穿越的大地形区有          
(2)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自然带更替规律是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3)第三亚欧大陆桥从昆明至缅甸段在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4)请简要评价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区位因素。
(5)第三亚欧大陆桥建成之后,将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图示节气为,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
(2)此图所示当天地球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是时;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时。
(3)此时所示的白天与黑夜的交界线是(晨线、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4)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半球,三个月后,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将发生的变化是,请在地球侧视平面示意图上,用C点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中填绘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⑶在图中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
⑷当地球在图中________点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⑸盐城中学开始放暑假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点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点附近。
⑹地球运行至C点时,我国正值_______(季节)。过了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南、北)移动,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亚洲东海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构造,分析回答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
原因:
⑵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⑶甲处不宜修建隧道,原因是
⑷图上丙处地表形态主要是受流水作用的影响。
⑸沉积岩的特点有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B
⑵写出图中C、D、E各界面名称:CD
⑶在2900km深处,A波,B波波速
⑷在图中用波浪线标出“软流层”的位置并用一组水平线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亚由亚洲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组成,包括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如图

(1)东北亚范围内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国家是,②③⑤三地气候类型是,从②-⑤-④看,其气候表现出由
过度的特点。
(2)图中②④⑥三国的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点是
(3)B国国土上分布着约2万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C处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5)D处山脉的名称是,它是我国那些地理要素的分界线,试说出三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