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被称为              ,④是在真核细胞的          (具体场所)进行。
(2)图中产生ADP的场所是         ,该生理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          
 
(3)图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和消耗的物质可互为供给利用的除了糖以外,还有                          
(4)图中很多重要的步骤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这体现出生物膜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循环,然而,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所缺的箭头是________。
(2)这是________的循环。
(3)A、B、C、D各是什么生物?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a.________;b.________。
(5)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  ),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从同化作用方式看,应属于(  ),从异化方式看,应属于(  )。
A.寄生细菌     B.腐生细菌 C.真菌      D.硝化细菌
E.自养型      F.异养型 G.需氧型      H.厌氧型
(6)写出①~⑥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利用。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0
61.9
79.1
E
211.5
20.1
191.4

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澳洲草原广阔,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自1925年起,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同时蝇子蔓延,成为澳洲牧区的一大公害。整个澳洲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从亚洲引进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团搬运到地下,既消除牛粪又肥沃土壤,还控制了蝇子,有效地解决了生态危机问题,使澳洲草原又呈现生机蓬勃的景象。
(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牛、羊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_______状态。
(2)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们引进牛、羊的目的是                。
(3)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蜣螂是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类群的重要成分。
(5)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
(6)引进牛、羊发生生态危机这一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A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持续观察两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B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B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在第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持续观察两个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个处于________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________,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相互联系。
(2)据上图分析,B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           。这几种生物中二者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入DDT后,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