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雅典乡间居民步行进城,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近郊居民至少要提前一小时动身,远郊居民需提前六七个小时。
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需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至于难以抉择的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决定。
为鼓励公民参政,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保证了广大平民作为公民大会主体的地位。-------摘选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请回答:
(1)材料所反映的召开的会议是指什么?其主要职责有哪些?
(2)参加大会的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被推选为各级官职吗?为什么?
(3)从参加大会人员的范围和决策方式分析大会的优点和缺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历史和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是:人类的起源、农业(稻作)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起源。在我国,人类起源的代表性发现有北京猿人,农业文明的代表性发现有河姆渡遗址等,国家起源的代表性发现有良渚遗址等。
材料一:上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境内。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而河姆渡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
材料二: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材料三: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遗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其中以石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最具特点。
材料四:中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
![]() |
![]() |
![]() |
![]() |
||||
图一考古现场图二陶片中的稻谷遗迹图三石砧图四石磨盘和石磨棒
——以上材料均摘自金华新闻网
⑴根据材料一,上山遗址的发现有何意义?将对目前历史和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中哪一课题研究的产生巨大影响?
⑵结合材料二和图片二,可以证明什么?
⑶结合材料二、三、四和图片一、二、三,可以反映出原始先民们怎样的生活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文件的历史地位以及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文件 |
历史地位 |
理由 |
《十二铜表法》 |
||
《战争与和平法》 |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的演进展现了人类从草莽未辟的蒙昧状态到繁衍扩展的全世界的历程。
材料一:根据现有考古发现,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于西南亚地区.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中下游最为集中。……公元前31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也出现了最早城市.随后在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流域.早期的城市也相继诞生。
——摘自《全球城市史》 材料二:
(1)远古城市为何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2)从材料二来看,中国与西欧城市化趋势有何差异?请简单叙述1500年以后中国与西欧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四:清咸丰戊午年五月,清政府签订某一对外条约:“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第三款 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关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第五十一款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分析唐太宗、乾隆皇帝不同的“华-夷”观? 并指出对唐、清两代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的条约签订于何时、名称是什么?这些条款反映出“华-夷”地位有何变化?
阅读下面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派林伯渠从延安到黄陵县祭奠黄帝,写的祭文,请回答问题:
(1)祭文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
(2)想一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派人去祭黄陵有何作用?
(3)当今,世界各地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如2005年4月清明节时,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台湾“立委”蒋孝严也曾祭拜黄帝陵,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去西安第一就是去拜祭黄帝陵,这些蕴含着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