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材料二 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因此广东省提出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
(1)根据材料一,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是什么,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据《华南新闻》报道:全球同步发行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英文原版书,在上海销售状况被媒体称为“火爆”。售书速度之快被当地媒体比喻成“像发牌一样”。有文章指出,现在,无论从品种,数量、销售量和受读者欢迎程度上,外版图书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本土读物。如此评价,虽有些夸大,但外版图书的巨大冲击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本土版读物缺少创新意识。传统文化需要跟上时代步代,需要创新,《宝莲灯》的热播便是一个证明。
(1)文化为什么需要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文化创新的作用的?
为什么说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国际反腐败理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在腐败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从社会心理和文化上把腐败看作是一种可以容忍的甚至令人羡慕的行为,客观上为腐败现象大行其道提供了土壤。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仍呈多发之势,反腐败形势还比较严峻。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深人研究标本兼治之策,切实加大预防力度,着力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是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中国改
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文化团体发起并主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活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倡导全国的媒体和宣传机构,策动全国的作家、诗人、电视人、摄影家、书画家、新闻工作者和经济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加盟大采风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创作出反映世纪中国时代强音的优秀作品;弘扬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单位,总结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经验;交流探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全民奔小康的成功之路有效途径;协助地方单位解决需要解决的部分实际困难。
(1)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深入到各个领域进行采风活动?
(2)当代文艺工作者面临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
毛泽东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上述论断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