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到“主体地区是十亿人口,台湾是近两千万,香港是五十万……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材料反映的政策最初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 ( )
A.香港、澳门的问题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D.台湾的问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
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 B.“草市”作用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
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 | D.“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A.工场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私营手工业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A.商品经济 | B.自然经济 | C.君主专制制度 | D.中央集权制度 |
下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 |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已经孕育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