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桑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作者在最后一联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1)诗中刻画出了“少年游侠”什么样的形象,结合诗中第三句分析回答,。
(2)诗歌最后一句描写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好在哪里?
读元曲,回答问题
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下露冷冷,洗秋空银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发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1)“嫦娥”句用了典故,诗中指中秋之月,这样写的好处是:
(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你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
评析下面加点词的修辞效果。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是晴。
“晴”实指__________,暗指__________,其效果是: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杂诗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1)这首诗是边塞诗吗?为什么?
(2)“一夕秋风白发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