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化学原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SO2使品红褪色的机理和使酸性KMnO4褪色的机理一样 |
B.蛋白质溶液和蔗糖溶液可以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别,因为分散质颗粒大小不同 |
C.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能生成BaCO3,据此可确定Ksp(BaCO3)< Ksp(BaSO4 |
D.(NH4)2CO3(s)=NH4HCO3(s) +NH3(g)△H>0在室温下能自发,因为体系熵值增大 |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 B.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 |
C.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 D.Sr(OH)2比Ca(OH)2碱性强 |
下列关于元素性质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N、O、F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C、N、O、F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Na、Mg、Al、Si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 B.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 D.稀有气体元素 |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加深 |
按Li、Na、K、Rb、Cs顺序逐渐递增的性质是
A.单质的还原性 | B.阳离子的氧化性 |
C.单质的密度 | D.单质的熔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