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溶液可以抗御少量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人体血液里最主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盐缓冲体系(H2CO3/HCO3-),维持血液的pH保持稳定。己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时,反应H2CO3HCO3-+H+的Ka=10-6.1,正常血液中c(HCO3-):c(H2CO3)≈20:1,lg2=0.3,lg5=0.7。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发生的反应只为:HCO3-+OH-=CO32-+H2O |
B.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血液的pH约为7.4 |
C.血液中存在:c(HCO3-)+c(OH-)+2c(CO32-)=c(H+)+c(H2CO3) |
D.正常人血液内不会存在以HCO3-/CO32-为主的缓冲体系 |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用品,下列区分它们的做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灯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
C.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
D.用两只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速度快的是小苏打 |
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2S2O3叫硫代硫酸钠;CaSx叫多硫化钙;Na2O2叫过氧化钠;KO2叫超氧化钾。试综合上述命名规律,分析回答:Na2CS3应读做
A.硫代碳酸钠 | B.多硫碳酸钠 | C.过硫碳酸钠 | D.超硫碳酸钠 |
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放在足量水中 |
B.放在足量盐酸中 |
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
D.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底中 |
实验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利用CuCO3替代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不影响实验结果 |
B.步骤②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 |
C.上述冷却结晶若改用蒸发结晶也能得到上述产物 |
D.配制240 mL 1mol·L-1的CuSO4溶液,需称量CuSO4•5H2O的质量为62.5g |
下列有关的计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当有1 mol铜被氧化时,被还原的硝酸为2/3mol |
B.将a mol硫化亚铁放入含3a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氧化、还原产物分别是Fe3+、S和SO2,则放出的气体少于1.5a mol |
C.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 mL 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 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的关系为a=4b+3c |
D.某溶液100 mL,其中含硫酸0.03 mol,硝酸0.04 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 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0.015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