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
戏曲在宋代的形成,是和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进入商品化的市场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前,它尚未进入商品化的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大约在人类产生不久,原始的表演艺术就产生了。现有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已无可争辩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例如,和戏曲表演密切有关的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这种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是氏族或部落内部的人,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与商品化和经济生活完全无关。另外,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乐舞是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参与者一般是氏族中有较高地位的人员。这类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其时,在氏族内部还没有商品的流通。自然和商品经济也谈不上挂钩。
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乐舞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如迎神、赛会时,乡民们常要进行祭神等活动,同时还表演一些舞蹈等。这类表演不为统治者重视,在史籍中的具体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则可肯定,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依然是自娱自乐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这在史书上记载很多。古代中国崇尚礼乐,每当有重大活动,例如祭祀、燕飨、乡射等,都离不开乐舞的表演。为此,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以后虽有不少奴隶和平民子弟进入演艺队伍,但他们吃的是皇粮,而非卖艺人,因此和商品经济也无多大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虽然演艺活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上仍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以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而言,虽说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然而它的演出仍然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关系不大。至于宫廷内的演出,是唐代表演艺术的主要方式。统治者在朝廷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大量艺术人才进入“教坊”,以满足他们精神享受的需要。艺人的演出在宫廷进行,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广大的民众没有关系,也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无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宋王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进程中,加强思想和文化统治,尤其是在它与辽、金的连年征战中损兵折将后,更实行崇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自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戏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式形成了。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社会经济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更呈现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广大农民在土地的买卖中,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这种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为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最好的机遇。
下列不能证明宋代以前的演艺活动与社会经济活
动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
A.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 |
B.宋代以前的民间演艺,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以自娱自乐为主。 |
C.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 |
D.唐代表演艺术演出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原始的表演艺术就发生在人类产生不久。 |
B.原始社会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乐舞,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 |
C.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 |
D.迎神、赛会时,乡民们举行祭神活动还表演的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只要社会稳定,有了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就能产生戏曲。 |
B.在宋以前的阶级社会里,主要有两类表演艺术,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它们和商品经济并无多大关系。 |
C.唐代表演艺术主要在宫廷内演出,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活动。这就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原因。 |
D.宋以后的戏曲因为需要和商品化的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也就不会再有专门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了。 |
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⑥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A.①⑤/②③/④⑥ | B.①③/②⑤/④⑥ |
C.①⑤/②④/③⑥ | D.①③/②④/⑤⑥ |
下面是一副打乱了的对联,按对联的有关知识将其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正确的一项是()
1苏子秋夕游赤壁2禅悟3佩弦夏夜走荷塘4叶韵花香5山水风月6品赏
A.164325 | B.125364 |
C.364125 | D.32516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最突出、最宝贵的特点,就是抒真情,说真话,情深辞切,感人肺腑。 |
B.《随想录》的独到之处,《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
C.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况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
D.在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时能给人以启迪,有时会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有时会给人面对生活坎坷的勇气。 |
B.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
C.今天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然而,半个世纪前这里却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法西斯杀人工厂。 |
D.新年即将到之际,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政府管理者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度河。但见黄沙迷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 |
B.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D.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泽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遐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