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这说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 B.是否继承儒学正统以治理国家 |
C.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 D.是否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求“理” |
汉朝、宋朝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设立特务机构 | 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利 |
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 D.改变选官制度 |
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 B.减少决策失误 | C.提高行政效 | D.笼络科举世子 |
秦朝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 B.用隶书代替其他文字 |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
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
A.太尉 | B.廷尉 | C.丞相 | D.御使大夫 |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它们是( )
① 禅让制② 王位世袭制③ 分封制④ 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