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假设每生产一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1.5吨铁矿石,甲.乙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km,甲.丙两地相距8km,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每千米运费分别为0.2元.0.12元和0.35元。甲为钢铁的消费市场,仅从运费方面考虑,图中最适合建设钢铁厂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和丙之间

结合上题答案,选择在该地建厂的原因除了运费之外的原因是

A.靠近铁矿 B.靠近河流运输方便
C.靠近煤矿 D.乙和丙之间环境污染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模式目前的人口规模会导致较大的环境问题
B.甲模式目前的人口规模超过了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劳动力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城市最可能是()

A.拉萨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读图,“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甲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以下题。

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冰川侵蚀

图中海岸地带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