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
| 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
| B.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 |
| 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 |
| 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 |
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
|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 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盂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 A.发明本心 | B.格物致知 |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 A.③④①② | B.④②③① | C.④③②① | D.②③④① |
明太祖朱元璋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吸取这一教训,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消除地方割据 | B.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
| C.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 D.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修长城 | B.实行分封制 | C.实行郡县制 | D.实行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