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两个案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1) 某城镇生产、生活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河流中W、X、Y、Z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①导致X、Y处水样pH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②Z处鱼类大量减少,产牛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分),
(2) 某地区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Qi,还含有SiO2等杂质)、煤矿、石灰石和黏土。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
①随着铁矿的开发和炼矿的鼓厲要在该地区相应建立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规模的工业体系。据此确定上图中相应工厂的名称A 、B焦化厂、C 、D (每空1分)>
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写出髙炉炼铁中得到生铁和产生炉渣的化学方程式
(2 分),
③从“三废”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该地区和企业在生产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有(举出2种措施即可) (3分),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
(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该氢化物与氧气形成的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反应为。
(8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
、
、
、
、
、、
、
、
、
、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
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另取部分③中的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步骤③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8分)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还有 CO2和水蒸气等.现利用下图中提供实验装置,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 和 H2.(A中加热装置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C装置的用途是
(2)仪器 E 中需加入的试剂是
(3)仪器 F 中需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
(4)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
(5)有人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你认为这个缺陷是
(每格2分,共8分)在50mlbmol/L氯化铝溶液中加入50mla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1)当a≤3b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2)当a、b满足条件时,无沉淀生成;
(3)当a、b满足条件时,a增大,沉淀减少,此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mol 。
(每格2分,共8分)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K37ClO3 + □H35Cl —□KCl+□Cl2 +□H2O.
该反应中HCl体现了_______性,若反应中有1.5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Cl2________mol,所得Cl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