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 
|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 
|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 
|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 |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 中国人自办报刊 | 
  |||
| 年份 | 
   当年创刊总数 | 
   总数  | 
   所占百分比  | 
  
|  1895 | 
    7 | 
    3 | 
    42.9% | 
  
| 、1896 | 
    1l | 
    7 | 
    63.6% | 
  
|  1897 | 
    49 | 
    45 | 
    91.8% | 
  
|  1898 | 
    47 | 
    39 | 
    83% | 
  
  (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朝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当时中国报刊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有①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其思想的主要手段③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为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④清王朝全力支持
 中国报业的发展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所示,这本著作①是在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撰写的 ②把变法维新看成是救国救民的当务之急 ③闪烁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光辉④倡导中体西用,经世致用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孔子具有进步的改革思想 | B.要利用孔子的重大影响来论述变法合理 | 
| C.维新派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 D.资产阶级维新派本身 就是新儒家思想的代表 |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对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 
| B.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 
| C.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人 | 
| D.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又赞誉说:“中国土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他称赞的是
| A.魏源 | B.林则徐 | C.徐继畲 | D.姚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