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该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GDP占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某校高三(1)班以长三角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学习。同学们在研读长三角两省一市的2010年度经济统计报告时发现,与前几年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效投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包容性增长”等“新名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1)简述“新名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物质观依据。
同学们还发现,江苏苏北某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发现,要赶上长三角发展的步伐,必须大大地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而增大土地承载压力,势必加剧了生态承载力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的基本目标,结合该地实际,拟定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确定这一课题的哲学依据。
(3)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简要分析同学们开展这一探究活动的意义。
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请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提几条建议。(1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并进行赋分平均操作发现,民众对“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改善建设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样本总量比率累计超过60%。在收入分配方面,“非常不满意”(13%)与“不满意”(18%)的比例累计超过三成,民众希望缩小贫富差
距的诉求非常强烈。(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材料二: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概念来自工程学,是一个系统论的方法,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将这一概念引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意在强调对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探究最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在最高的层次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1年各项的具体部署中,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首位。会议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2)请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并谈谈解决这一问题应如何发挥财政
税收的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节节上涨特别是大蒜、绿豆、大豆价格快速上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豆你玩”“蒜你狠”甚至成了社会流行语。2010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而媒体和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借所谓养生专家之口炒作绿豆神奇的养生效果,也被认为是造成短时期绿豆消费剧增的重要原因。
(1)结合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4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面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政府应如何作为。(10分)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是《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1)《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什么特点?(4分)
(2)《规划》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由“国富”向“民富”转变。实现“民富”的目标,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切好“蛋糕”。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民富”的目标?
(3)我国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富”为实现“民富”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民富是国富的具体体现,可
以促进国富。但是如果过于强调
“国富”,国家收入积累过多过快,就会影响到居民收入增速和比重,进而影响人民生
产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最终影响国家的生产以及财富的积累。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 “国富”与“民富”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