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该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GDP占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某校高三(1)班以长三角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学习。同学们在研读长三角两省一市的2010年度经济统计报告时发现,与前几年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效投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包容性增长”等“新名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1)简述“新名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物质观依据。
同学们还发现,江苏苏北某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发现,要赶上长三角发展的步伐,必须大大地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而增大土地承载压力,势必加剧了生态承载力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的基本目标,结合该地实际,拟定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确定这一课题的哲学依据。
(3)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简要分析同学们开展这一探究活动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较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在我国大城市,用于个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绝大部分人骑自行车;90年代“打地”逐渐代替了自行车;进入21世纪个人买车逐渐升温。人民普遍认为,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降低,购买私家车的人数将会激增。
(1)上述变化表明什么?
(2)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

2010年2月23日,经中央批准,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会上强调,要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契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相关知识说明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原因与意义。

“最近几年‘公车消费、公费出国、公务接待费支出’等问题非常受关注。广州市财政局网站率先公布了2009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2010年6月1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指出: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后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增强预算的透明度,还要创造条件,逐步公开政府决算,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行政,使以上措施成为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
(1)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