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并进行赋分平均操作发现,民众对“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改善建设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样本总量比率累计超过60%。在收入分配方面,“非常不满意”(13%)与“不满意”(18%)的比例累计超过三成,民众希望缩小贫富差距的诉求非常强烈。(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材料二: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概念来自工程学,是一个系统论的方法,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将这一概念引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意在强调对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探究最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在最高的层次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1年各项的具体部署中,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首位。会议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2)请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并谈谈解决这一问题应如何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同学就“扩大消费需求”做了专题调查,最后了解到如下情况:
2009年我国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全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46.2%;商品房销售9.37亿平方米,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同学们了解到: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2)结合政治生活说明我国政府特别关注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的原因。
(3)同学们还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方面都增加了投入;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根据材料回答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某市农村面积广,地域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了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决定从2007年起启动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根据各地农村的不同情况确定重点,首批选择了100个示范村和900个推进村进行试验。通过这些村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起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效果。
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市的做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请回答: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材料二:近年来某些地方出现的劳命伤财、图有虚名的“形象工程”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2)你认为政府应当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材料三: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3)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近10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构建起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框架。中欧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显著增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出现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良好势头。中欧之间增进互信,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重大影响。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说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