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的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口口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革命 | B.尊孔 | C.帝制 | D.亡国 |
读《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三次建交高峰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13年5月15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法、德、英、美等37个国家未能与各方充分沟通、 强行推动表决通过了一份关于谴责叙利亚政府、支持反对派的决议草案,对此,中方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②③ |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如下图,两类特区的共同之处是
A.与政府的关系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D.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会议的召开推进了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④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A.①③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