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不插入到基因A、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则筛选获得“工程菌”的培养基中的抗抗生素首先应该
A、仅有链霉素 B、仅有氨苄青霉素
C、同时有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D、无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
D.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应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
图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B.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
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
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 |
D.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下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B.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中心法则,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1957年首先提出的 |
C.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
D.一条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加快了翻译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