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红用实验研究CO2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1)如图甲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
(2)取3mL瓶A中的液体倒入试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色,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2)中试管B继续做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如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填“>”、“=”或“<”).
②t1℃时,将4.2g A物质溶于2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100g水,A的饱和溶液转化处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写一条)
③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5g/100g水,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的B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如A和B中有一种物质是氯化钠,你认为是A还是B(填A或B),一般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原因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①自然界大部分水不能直接使用,洪涝地区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有:
a.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
b.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c.过滤;
d.加热煮沸.
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关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②用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闭合开关后观察到A、B管内的气体的体积比是,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C管中的现象是,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

空气质量日报指标一般包括SO2、NO2、CO、可吸入颗粒、臭氧(O3)等,现新增粒径小于等于2.5μm颗粒物,即通常所称的PM2.5这一指标.
①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②除可吸入颗粒外,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臭氧和氧气互称氧元素的,二氧化硫形成的环境问题是
③PM2.5第一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第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降低PM2.5的是

A.使用煤炭发电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 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D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
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
(回答两条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