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
B.NAA(萘乙酸)![]() |
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奈乙酸)的浓度 |
已知2NO2N2O4 + Q (Q﹥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操作是拉伸注射器 |
B.b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
C.若反应在一绝热容器中进行,则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Kb |
D.d点:![]() ![]() |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为1×10-12 mol/L,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O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 B.pH一定是12 |
C.加入铝片一定能产生氢气 | D.一定不是NH4Cl溶液 |
氮化钠和氢化钙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末配平)如下:Na3N+H2O→NaOH+NH3,CaH2+H2O→Ca(OH) 2+H2。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Na+>N3->H- |
B.它们与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C.两种化合物均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
D.两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盐酸中可得到三种盐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 | B.SO42﹣ | C.Ba2+ | D.NH4+ |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 表示的是
A.V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
B.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
C.1 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 |
D.1 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以mol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