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所示,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槽,其电极材料见图,电解质溶液:C装置中溶液为AgNO3溶液,D装置的溶液为Cu(NO3)2溶液,。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则电源a端为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c端出现的现象是: ;
(2)打开K1,关闭K2,通电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装置中右端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装置中总反应方程式为: 。
(3)假定C.D装置中电解质溶液足量,电解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溶液的pH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D装置中溶液的pH值 。
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2HBr(g)H2(g)+Br2(g)-Q,若升高温度,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数 | B.压强 | C.密度 | D.平均摩尔质量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共平面 | B.丁烷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
C.正丁烷的4个碳原子在一直线上 | D.CnH2n+2的烃中含有3n+1个共价键 |
有一种黄棕色气体X,其体积为20 mL,完全分解后生成10 mL氯气和20 mL氧气(同温同压下测定)。判断X为三原子分子的依据有:①质量守恒定律;②能量守恒定律;③能量最低原理;④阿佛加德罗定律。合理的组合是()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1.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
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 B.2:3 |
C.6:1 | D.3:1 |
已知I2+SO2-3+H2O=2I-+SO2-4+2H+。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2-3,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2-3④可能含有I—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