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
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请简要分析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的丰富含义。
结尾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唐朝末年诗人,字太朴。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
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 “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菊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1穷:失意,归隐。2通:得意,出仕。
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下列诗句与“空知返旧林”中的“空”字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B.“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叶独坐》)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D.“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赠友诗。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此诗回赠给他。
B.首联感慨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官场之事不再关心,表明作者追求隐逸生活,消极厌世的精神追求。
C.颔联中“自顾无长策”反映了作者的苦闷,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能为力,只好归隐。
D.尾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又以不答作答,只勾勒出一幅韵味深蕴的画面,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