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诗。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了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举国上下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任选一个角度对划线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甲)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乙)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写“亭亭画舸”,(乙)诗中写“柳毵毵”,都是借乐景写哀情。
B.(甲)诗第三句感伤哀愁;(乙)诗第三句却刚健有力,一洗伤感情绪,体现了唐人的豪放气度。
C.(甲)(乙)两诗首句都写到了柳,(甲)诗为暗写,(乙)诗为明写。
D.两首诗都写到“酒半酣”,都写出了离别者于半醉半醒之间体味到的别情的无奈。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鉴赏(甲)诗的第三、第四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请简要分析。
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 相 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全词不着“雨”字,却是通篇写雨,请分析词人如何写雨。
(2)请分析“空阶滴到明” “空”字的妙处。

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