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 (4分)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鉴赏。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句。(3分)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6分)
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填空。
诗人从视觉、嗅觉、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
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的一、二两句中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4分)
本诗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