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欲望休”写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态和心情?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对后来一些诗词如钱翊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句诗在抒写感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
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后面题目。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①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③当日愿。
【注】 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用典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本诗前两句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愁?请找出并简述理由。
本诗为送别诗,在“虚”“实”手法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生中写愁的诗句无数,请在本词外再拈来一句。
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词作结构上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