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人们因此熟悉了“低碳”这一概念。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提出了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和适应并重、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六项基本原则。
材料二:“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低碳世博”、“低碳生活”的口号,尚不为人们熟知的低碳理念,借世博之契机,悄然融入城市生活。各地中小学生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低碳环保,让生活更美好”的调查活动、倡议活动、实践活动。2010年,我校劳技课内容之一就是低碳理念指导下的自制台灯,涌现出了一批很有创意的产品,旧台历、方便面碗、布艺制成的台灯既美观实用,又向我们传播了低碳理念,展示了低碳生活。2010年,江苏高考更是以‘绿色生活’为题……可见“低碳”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提高减碳意识,积极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原理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打造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2010年8月22日,我国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通过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结合材料,谈谈振兴文化产业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010年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同时,投入教育、卫生、社保、就业和住房等民生领域的中央财政,比上年增长29.4%,把“保增长”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和谐进步,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1)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重视改善民生的哲学依据。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沭浴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0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締;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4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
材料一 受多晶硅市场的驱动,2006年开始,国内掀起投资多晶硅项目的热潮。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巳有19家企业投产,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若这些产能全部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目前,我国的多晶硅行业生产技术落后、成本高(我国多晶硅70美元/公斤,国外30〜50美元/公斤)、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据专家预测,该行业即将经历大洗牌,有些企业面临转产或者倒闭的命运。
材料二 多晶硅行业只是我国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某些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冲动。同时,政府权力被滥用也是形成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
(1)运用价值规律的理论,结合上图,对材料一加以分析。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存在的问题。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
材料一: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指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经济”要求推进节能减排,进行科技创新,要求公众改变那些浪费资源、能源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企业主动采用低碳战略,创造低碳品牌,将吸引更多忠诚度高的用户,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我们急需建立的一种生活方式,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形成好的生活习惯,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着力点。
材料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适时调整和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在复杂的内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新的特征。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实施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退出。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遵循的方法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