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下列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 2Mg + O2     2MgO    ② 2H2 + O2      2H2O    ③ 2CO + O2      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10毫升过氧化氢溶液取150毫升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浓度
反应条件
30﹪的过氧化氢溶液
15﹪的过氧化氢溶液
10﹪的过氧化氢溶液
5﹪的过氧化氢溶液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请你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 ,其作用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Cu+O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0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K”、“L”或“M”)。
③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结果发现测得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2)集气瓶水的作用是什么?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名称:①是
(2)用黑色笔画出D的装置图象(用导管和集气瓶)。
(3)某同学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纯净一瓶氧气应选收集装置是
(4)某同学想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若选择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某同学尝试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结果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5)另一同学学习氧气制取后,总结了制取气体的规律,选用的发生装置应考虑___________ (填下列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考虑__________。
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气体的密度 ③气体是否溶液于水 ④反应条件是否加热 ⑤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X ;Y
(2)实验室某同学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装置编号 )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最后他还发现水槽内的水显红色,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是:___ _
(3)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李刚同学想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导管编号a或b,下同)通入,若用装置BFG组合来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体积,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导管 和c导管连接。
(6)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激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