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回眸“十一五”。

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624亿元,年均增长23.6%;2006年至2010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从5464亿元增加到12450亿元,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3亿中小学生实现免费教育;医疗卫生支出从1421亿元增加到47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4394亿元增加到9081亿元;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补助资金从2007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亿元;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
材料二:展望“十二五”。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什么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2)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假设你是某市的市委书记,你将如何为保障和改善当地的民生事业尽职尽责?
(3)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等现象表明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不仅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网络民意,发挥网络监督作用的意义。
材料二:2010年4月2日,为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登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政府网站或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提出意见。
(2)有人认为,中国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发表言论,就能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材料一: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研究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好性互动,确保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的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冷战的阴云还笼罩在人们头上,邓小平敏锐洞察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他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判断,我国把握住发展契机——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判断,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开始战略性转变——由准备早打大打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正是由于这一科学判断,指明了中国军队建设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新世纪新阶段,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矛盾以及地缘、民族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仅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这一切,迫切要求人民军队拓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赋予军队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军队建设从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发展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从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材料一: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重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有何意义?
(2)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给了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山寨”一词成为时下流行语。山寨产品泛指那些以低成本生产出的主流品牌的仿制品。从2003年开始出现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社会公众对此褒贬不一。
甲:“经济实惠,时尚新潮,符合普通消费者需求。”
乙:“明明就是剽窃,质量不好。如果任由山寨产品泛滥,今后哪有正版?还谈何知识产权的保护?”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运用所学哲学常识加以分析。

2010年8月2日,全球500强之一的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的IT零部件生产项目在郑州出口加工区正式开工,富士康在郑州的项目,对河南省的发展极具重要意义。对此该校部分学生成立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以下是采访记录:
  曾经做过幼儿园老师的兖小姐说:“听说在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不但收入高,而且只要有能力短时间内就能转正,我会有更多机会。”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认为:“富士康进入河南,改变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比重过大局面,其示范效应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布局都将产生影响。”
  海关人员:“2010年我省全年出口额预计应在100亿美元左右。如果富士康全部投产后届时将达到日产20万台苹果手机的生产能力,年出口额达130多亿美元。我们明显感觉到人手不足”
  台湾光华电子企业董事长贺华光:“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富士康“落户”河南,对双方都是好事,是双赢之举”。
  河南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说:“我们要紧盯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项目,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配套条件,加快项目进度。”
  结合以上采访记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富士康到来对河南经济有哪些重大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