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察举制度 |
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
|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
|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
下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年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 A.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 |
| B.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 |
| C.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
| D.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 |
“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1912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材料中的“‘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主要是指()
| A.袁世凯搞专制并复辟帝制 |
| B.张勋复辟 |
| C.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 |
| D.蒋介石背叛革命 |
1898年戊戌变法中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后遭慈禧太后否决。1901年慈禧太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下诏改革科举。然而点滴改革无济于事,慈禧太后于1905年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导致慈禧太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效果 |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 C.科举制无法继续维护腐朽封建统治 |
| D.科举制违背了近代化发展主流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 |
| B.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
| C.使战争中获得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 |
| 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