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
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
对DNA分子的碱基进行数量分析,可以通过检测其中某种碱基的数目及其比例来推断其他碱基数目及其比例。假如检测某DNA分子得知碱基A的数目为x,其比例为y,以下推断正确的有
A.碱基总数量为x/y |
B.碱基C的数目为x(0.5y—1) |
C.嘌呤与嘧啶的比例为x/(1-y) |
D.碱基G的比例为(1—y)/2 |
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4 | B.1/8 | C.1/16 | D.0 |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 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是10 cm和26cm高,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A.12 cm、6种 | B.18 cm、6种 | C.12 cm、9种 | D.18 cm、9种 |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 |
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 |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待测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物质标记,如果能与芯片上的单链DNA探针配对,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
C.“反应信号”是由待测DNA分子与基因芯片上的放射性探针结合产生的 |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待测DNA分子,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