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
|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
|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
|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来,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
|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来国力转趋衰弱 |
|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
|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
| D.宋代以来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 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
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
| B.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
| C.解决权力、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 |
|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天津一月记》中记载:“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清末反洋教斗争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
| B.义和团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
| C.因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向津京地区扩展 |
| D.义和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成分不纯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