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两极格局解体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增,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长任理事国的席位。下列说法中不能表明上述现象的是

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C.日本妄图操纵国际事务,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D.日本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维护了世界和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这样说是因为

A.《资本论》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成为他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B.《资本论》阐述了无产阶级必将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D.《资本论》中阐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 B.英国殖民者改变了统治策略
C.运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D.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
剧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
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A.创建黄埔军校
B.大力发展实业,修建铁路
C.领导北伐运动
D.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