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请回答
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过一会儿,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微型集气瓶口,如果
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装置内与1、2处的溶液反应,1处的反应现象是
用橡胶塞塞紧微型集气瓶口,再反复挤压几次胶头。一段时间,氢气化钠溶液被吸进了微型气体实验器和微型集气瓶中。这是由于
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填序号)
A. | 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 B. | 氢气资源丰富 |
C. | 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 D. | 获得氢气成本低 |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
与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④⑤ |
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小明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钡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
(1)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热量。
(2)实验过程中,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科学家利用碱性膜、镍和二氧化锰电极制成尿素燃料电池,只要吸入尿液,就能获得电能,并产生水、氮气和二氧化碳。一个成年人每星期所排出的尿液转化的电能,足以供一辆电动自行车行驶60千米。
(1)镍在燃料电池中能改变反应速度,但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起作用。
(2)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若要从氮气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分离出氮气,请选择必要的装置并按顺序连接(用字母表示):。
(3)若电动自行车和骑车者的总重为1200牛,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05倍,则一个成年人每星期所排出的尿液通过尿素燃料电池转化的电能至少为千瓦时。
"登高取物"游戏规则:梯子上下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游戏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终登顶者可以获得"足球"奖励。甲同学根据规则能顺利获奖,乙同学根据规则从
中选择合适物质填入①、②两处,也顺利获奖。
(1)②是。
(2)写出图中有
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