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
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 。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
用“不变”、“增加”、“减少”填空:
有一饱和KNO3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向其中加少量KNO3后,溶液质量 。
(2)向其中加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与 的性质有关。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正是利用 的性质。
(13分)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除了利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可用来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其化学反应方程为:
⑴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 ①,②。
⑵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你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⑶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填“反应物”或“催化剂”)。
⑷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的装置,可选用图中和(填标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5分)为了除去铜粉中铁粉,有如下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方案一:用磁铁吸引铁粉。
⑵方案二:用硫酸铜溶液除铁粉。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⑶方案三:还可用来除去铁粉。
⑷上述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方案的操作最简单。
(7分)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异味;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⑴将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⑵为了判断⑴中得到的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
⑶饮用水需通过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 2 NaClO2 ="=" 2 NaCl + 2 X,则X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