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符号:①2CO;②2 Na +;③Mg 2+;④;⑤H 2O 中数字“2”表示(均填序号)
(1)离子个数是 ; (2)一个离子所带电荷值是 ;
(3)分子个数是 ; (4)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 。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下图是几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砖坯和木材石材和生石灰钢筋和水泥
(1)示的建筑材料中,肯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高温钢水进入模型便可生产不同规格的钢筋,这一过程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木材属于可燃物,要注意防火。请你写出一种灭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购回后,需用水冲浸制成石灰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如图表示一瓶氯化锌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氯化锌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2)写出氯化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写出右图标签的横线上氯化锌的化学式。
201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是C2H6O,试计算:
(1)二甲醚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92g二甲醚中含氧元素克。
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A B CDE F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 g
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Ⅲ:。
【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只限用一次)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_________错误.
实验二:取少量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正确.
如图所示是氨气分子示意图。试回答:
1)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个氨分子是由构成;
2)从宏观角度分析:氨气是由组成;
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