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实现了我国直接将卫星发射至月球缔约转移轨道等多项技术突破的一次发射是 ( )
A.深空探测“零的突破”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 |
B.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的“嫦娥三号”卫星发射 |
C.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的“嫦娥”卫星发射 |
D.“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奔月 |
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 B.意识有时超越时代具有前瞻性 |
C.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看到一个装了半瓶水的瓶子,悲观主义者说:“还有半瓶子不满呢。”而乐观主义者会说:“已经有半瓶子水了。”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
2013年10月21日,我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获得年度沃尔沃环境奖。秦博士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B.认识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 |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 D.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
看到垃圾随手捡起,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微志愿”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随时随地做贡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微志愿者的行列,推动“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微志愿者的做法
①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②是公民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③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某市政府推行市民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大量流动人口无差别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家园观念”。这表明
①树立“家园观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③文化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人们的文化意识受文化活动或文化环境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