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机制来实现,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主要可通过出汗和 方式增强散热,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 ,同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合成分泌TSH,最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 。
(2)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此时 可以分泌胰岛素,若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合成 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3)若在右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外表面
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
当刺激A点后,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记录仪
检测到两次偏转,结果应是 。
大豆的根瘤菌只能侵入大豆的根,而不能侵入其他豆科植物的根中。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大豆根瘤菌具有专一性。(1)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豆科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完全培养液,分别等量加入无菌的广口瓶1号和2号中,插入通气管。1号瓶中植入大豆苗(无菌),2号瓶中植入豌豆苗(无菌)。
第二步:。
第三步:培养8~10天,观察。
(2)预期结果:。
(3)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实验组是。
(4)该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原则、原则和原则。
(5)结论:。
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示意图。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①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若要从土壤表层中分离出圆褐固氮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这类培养基从用途上分,属于培养基。
(2)实现图中③过程的生物,是否属于固氮微生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主要以方式进入细胞内部。
(3)人体每天从食物蛋白质中获得的氨基酸属于。
(4)人们正致力于转基因固氮植物的研究,检验是否已成功地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了水稻细胞中,培养出转基因固氮水稻的标志是。
研究表明根瘤菌在土壤中不能进行固氮作用,只有当其侵入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后才能固氮。科学家要证明产生这种生理特点与豆科植物产生的“某物质”诱导有关,试设计实验验证“某物质”的存在。
实验材料与用具:根瘤菌菌种、大豆种子、无氮培养基、细菌接种及培养设备、植物栽培设备及其他必需用具。
(1)主要实验原理:根瘤菌在无氮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2)主要实验步骤(实验思路):
①取适量的根瘤菌菌种与大豆种子一起搅拌后,在适宜条件下,将大豆播种、培植;
②待大豆根瘤成熟后,取根瘤用无菌水充分洗净后通过破碎、过滤等方法,获得大豆根瘤提取液;
③;
④。
(3)实验结果及结论:。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主要组成物质,有多种蛋白质参加才会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续,各种蛋白质都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氮是氨基酸的主要组成元素。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中的氮只占固氮总量的20%,绝大多数是通过生物固氮进行的,最常见的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它能使大气中游离态的氮经过固氮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便于植物的利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
(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
(2)固氮生物包括(多选)()
A.满江红B.大豆根瘤菌C.硝化细菌 D.蓝藻中的念珠藻
(3)根瘤菌之所以能固氮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固氮酶,而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特殊的。
(4)如果直接将固氮基因重组到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中,建立“植物小型化肥厂”,让植物自身可以直接固氮,这样可以免施氮肥。这种创新品种乃至新物种的重组DNA技术,生物学上称为。
(5)这种重组DNA技术中最常见的运载体是()
A.病毒DNA B.细菌DNA C.植物DNA D.动物DNA
2000年6月26日,经过美、英、法、德、日、中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毕,并于当天向全世界公布。此次基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愈发使世人相信,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将推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
(1)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_____________。
A.难以预测
B.与甲羊类似
C.与乙羊类似
D.与丙羊类似
(2)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
A.温度 B.pH
C.水分 D.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