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 B族。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  
(3)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        
酞菁也是常见的配位体,结构如右图。该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为      ▲  。 写出与硫酸根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各一种      ▲          ▲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        ▲   (填“高”或“低”),
请解释原因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极的电极方程式:
(2)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多少毫升?
(3)若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1000 mL,此时丙池中溶液的pH为多少?

根据下列有机物转化流程回答: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序号):。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填序号):
(3)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物质B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第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浓度均为0.1 mol/L ①CH3COONH4、②NH4HSO4、③NH3·H2O、④(NH4)2SO4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2)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3)某温度时蒸馏水的pH=6。将2.3 g金属钠放入该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再加该蒸馏水稀释到1 L,恢复到原温度时所得溶液的pH=

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该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该有机物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NO3)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1)实验室欲制备0.3 mol Cu (NO3)2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甲:Cu Cu(NO3)2 乙:Cu CuO Cu(NO3)2
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同学的方案更合理,此同学可节约2mol/L的稀硝酸mL;
②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
方案(填字母序号)。

③有下述装置(如下图),当装置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Cu电极(填编号)
(a)增重64g(b)减重64g(c)可能增重64g,也可能减重64g

(2)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硝酸铜的受热分解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图装置加热Cu(NO3)2固体(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装置②中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消失;石蕊试液逐渐变为红色,液体几乎不被压至装置③中。请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装置中①试管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原因是
(3)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下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