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
,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02等)
制备聚铁和绿矾
的过程如下:
(1) 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
(2) 实验室制各、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
仪器接口,顺序为a→ → → → →f,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 制备绿矾时,内溶液X中加入过量 ,充分反应后,经
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渡pH的操作方法为
。
(6分)物质的加热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基本操作。常用加热方式有3类:①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②通过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③通过水浴加热。以下10个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的要加热,有的不要加热:
|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 B.食盐溶液蒸发制取氯化钠晶体 |
| C.氯化铵与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
| D.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 |
E.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
F.石油的分馏
G.苯与溴在铁催化下制取溴苯
H.乙醛溶液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I.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J.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其中:
(1)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填写字母代号,多选倒扣分,下同)。
(2)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加热的有。
(3)通常用水浴加热的有。
如图,某同学做乙醇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先放到a点处加热,然后再移到b点,发现铜丝在火焰的a,b两点时现象明显不同,请写出a,b两点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现象 |
解 释 |
|
| a |
||
| b |
(16分)某天然碱的化学组成可能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为确定其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定性分析
①取少量天然碱样品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在试管口有液体生成,该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能否说明样品中含结晶水,试简述理由。
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确认样品中含有CO32—离子。
(2)定量分析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天然碱的化学组成。
A B C D E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A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②称取天然碱样品7.3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的质量为 87.6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4.7g。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装浓硫酸的洗气瓶质量为88.5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5.8g。该步骤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
计算推导:
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为。
(6分)(1)指出下列实验用品或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
②容量瓶。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填代号)。
|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
|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
| 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
| 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
E.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2H4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 实验序号 |
金属 质量/g |
金属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 9 |
0.10 |
丝 |
1.1 |
50 |
3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