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3年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检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马洲政俗总论》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要,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想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
(2)请用史实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并没有“强搬硬套”西洋文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明治宪法,又名大日本帝国宪法,颁行于l889年,是日本的首部现代宪法。在明治维新时期获通过,是根据普鲁士模式建立出来的一套君主立宪制。在该宪法中,天皇是一位活跃的统治者并拥有相当的政治权力,但国家财政预算的批核权力却在国会手上。
现行的《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5月3日起实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它规定,日本国实行以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日本国国家议会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国会可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
——整理自《日本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l947年日本昭和宪法与日本l889年宪法的不同。(4分)
(2)材料中的规定体现了日本现行宪法的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最重科,上下隔闲人心涣。l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二夫守祖宗之成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易其法,而能保其地,孰为得失?狃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郑观应、康有为二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8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哪些主张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反映的实质是什么?(5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摘编自《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土地的用途,适合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独立生产者具有的各种生产机能以及农业和手工业直接结合的情况。重视以粮食生产为主,开展桑、麻、榆、果、菜多种经营,以满足对农副产品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把北魏初年农业和畜牧业结合的社会经济结构,改造成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加快了拓跋族汉化的过程,对民族融合起到催化作用。
——摘编自《北魏均田制中的经济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均田制蕴含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二,分析均田制的推广对北魏社会产生的影响。

(25分)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l20年祭,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也令人不断追思以受到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曾被派往中国大陆从事谍报侦查的小川又次,于明治二十年(1887)向当局提交的《征讨清国策案》总结道:(清朝)“近来虽然虚张声势,频繁谋求扩张军备。但尚未达到杜绝百弊之源、布设铁路、采用义务兵役之日,决不能称作真正之强国。”“清国岁入总计一亿二千五百万圆有余。……拥有本邦十倍面积、人口之大国,其岁入不足本邦一倍,其财政困难可想而知。”“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可惜的是,“今日清国之人民,……乃无智愚昧之人民”,“不知爱国为何物”。
——腾讯网“短史记”2014年7月8日第l91期《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
清廷在洋务运动时期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这与现代海军集中建设、使用的要求格格不入。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 今年是甲午年。l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2014年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的谈话
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表示,中日关系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入新的转折期,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中日在双边关系的原点上出现了分歧。中方认为,l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就是中日两国要正视历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从2006年起,日本方面却认为互惠是目的,友好是实现互惠的手段;其次,中日对战略互惠的理解上存在差异。2008年中日双方确立了战略互惠关系,中方重视战略互信和互惠并重,日本更重视互惠,更趋利;第三,这一轮中日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问题加岛屿争端,是一个叠加共振的局面。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也成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新热点。
李薇认为,日本不一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但是不能正视历史的民族是不会让人放心、被人接纳的。
——中国青年报《日不一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中日不会再战》(2014年7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材料二中习近平所说的甲午战争“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的含义是什么?习近平发表该谈话的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中国应怎样把握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但是后来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从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1953年12月25日,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琉球列岛的地理的境界》(第27号布告),将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定为包括北纬24°、东经122°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份布告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2012年9月10日,在日本政府抛出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同时,中国渔政船只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执法巡航,中国海监船只也在该海域开展维权巡航,行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管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钓鱼岛问题解决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