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包括史实的确认、解释、规律的揭示和价值认同等基本环节,根据要求和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性学习任务。
(1)史实的确认:李明同学收集到以下材料,并用马克思、爱因斯坦(注:他们是犹太人)等伟人的贡献进行反驳。请分别写出他们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材料: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反驳依据:
假如让你确认“希特勒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你会使用哪些证据?
证据:
(2)史实的解释: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图,把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与方框中的数字正确搭配(注意:只填英文字母。3分)。并说明启蒙运动 “引领时代前进”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引领时代前进”的主要主张:
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所给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中国新闻网2013年12月20日电据央视消息,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后,嫦娥三号目前已进入科学探测阶段。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科研人员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
(1)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标志性成果分别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3分﹚
(3)“嫦娥三号”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成就?你认为我国当今不断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2点)?( 3分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作出过这样那样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此,某校九年级(3)班开展了“缅怀伟人丰功伟绩 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缅怀伟人丰功伟绩】
(1)小强同学在缅怀伟人丰功伟绩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空缺部分。
丰功伟绩 |
例证 |
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 |
A举例说明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__ |
缔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找到了一条革命道路 |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 |
创立了一个科学理论 |
C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__ |
创建了一个新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读史明智 学以致用】
(2)毛泽东思想是其个人智慧吗,请你谈谈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我们要注意从这个方面去认识和分析毛泽东同志犯错误的原因,客观公正地、全面正确地认识错误、吸取教训。
——习近平
(3) “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列举一例说明所犯错误。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75周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回顾上世纪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转移到了会议桌上,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继召开,新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
(1)这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新的国际体系分别确立了帝国主义怎样的统治新秩序?
材料二:“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2)美苏由二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形成了两极格局。美苏主要以什么形式对抗,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关键的两大课题。只有严格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准则,才能真正维护和平,实现共同发展。
——江泽民
(4)当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如何?若想在世界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应该怎样做?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1分)
(2)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
(4)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25页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
1981年粮食产量 |
1982年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07亿千克 |
7.15亿千克 |
材料四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