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从成都飞机场起飞的盟军轰炸机对日本年产钢铁达225万吨、占日本钢铁总产量24%的九州八幡制铁所进行空袭,将日本的钢铁中心变成一片火海。下一有关八幡制铁所创办、发展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创办这一企业的部分经费来自甲午战后的中国赔款 |
| B.建立之初使用的铁矿石主要由中国大冶铁矿提供 |
| C.该企业的创办为近代日本的重工业奠定了基础 |
| D.到二战前夕,这一钢铁企业因技术落后,已被日本更多的钢铁企业取代 |
2012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一周年。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
|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
|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
|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
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揭示了国家对外关系的本质特点 |
| B.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
| C.突出了国家间平等与和平的愿望 |
| D.避免了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 |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
|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
|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
|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
|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